蓝虎: 邬建安

2024年12月21日 - 2025年2月28日

混沌洋上须臾谷

须臾谷底无名山

无名山上莫名岛

莫名岛生离水

离水生奇石

 

石生树上,浓雾环绕

石上有孔,大如马眼

入孔洞行五里

见十里界碑

碑底刻黑体蓝虎二字

 

 ——邬建安

 

 

 

12月21日,艺术家邬建安的最新个展——“蓝虎”在偏锋画廊正式揭幕。作为继2021年“视神经变图”后偏锋画廊呈现的邬建安的又一大型个展,本次展览汇合了《看不见的面孔》玻璃雕塑作品系列新作、艺术家标志性的“化身”系列的最新力作,以及运用纸浆、石灰岩、石膏等材料创作的多件大型装置作品,构筑了一个“全息式”体验邬建安艺术思辨和视觉创造内核的、涌动的能量空间。

 

展览题为“蓝虎”,援引自著名作家、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的同名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恒河三角洲探寻传闻中的神秘“蓝虎”的故事,那从砂土缝隙间抓取的一小把形如满月的蓝色圆石,因始终无法被计数而让主人公几近崩溃,当“神”最终降临并将它们收走之后,一个能够用数来清楚丈量的“现实”重又出现,“跟白天、黑夜、智慧、习惯、世界,一起留在你的身边。”

 

如果说,博尔赫斯笔下圆圆的蓝色石头是空间中一个包罗万象的点,介乎真实与想象、可知与不可知之间,邬建安的作品也仿若在当世与远古、自然与超自然、诗情与梦境间纵横的纽带,于瞬息间引导观者进入链接另一个世界的神秘通途。他的艺术创作始终饱含着对于神秘主题的探寻与表现,并以其独到的综合运用各类材料、媒介和语言的创作方式,编织起依托视觉感知,而导向想象力与启示的丰厚叙事图景。本次展览中,展厅架设起六个尺度迥异的区域,精心营造了一处拓扑的结构空间,艺术家的各系列新作在其间星罗棋布,神话、文言、英雄、怪兽、繁衍、寂灭、时序、恒久等充满张力的情境不断裂变、生成,无尽无穷……

 

 

 

 

蓝虎 ——

一个与失控的世界

交接的界面

 

 

 

如小说所描绘的,蓝虎是看不见的,但同时又实打实地被握在手中。展厅入口的区域,在长长的走道上陈列着若干形态不一的白色雕塑,仿佛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山石奇观。雕塑的表面布满了斑驳的起伏与沟壑,是手工在石膏上一层一层包裹、抓握、塑造的结果,而展厅第二个空间的墙面上悬挂的《透过纸浆触摸山洞》,则是用手工制成的贵州土纸纸浆,在数万年的天然溶洞墙面上反复拓印而成。这两个空间的作品呈现出极强的物质性,材料本身在时间与手工的加持下成为空间中某种不可思议的形态,又如山中象形的奇石一样,因为观者想象力的附着而激发出精神性,为展览打开一片熟悉而陌生的混沌知觉场域。

 

主展厅中矗立的迷宫引人深入究竟,在迷宫深处,展示的是艺术家在威尼斯穆拉诺岛贝伦戈工作室(Berengo Studio)驻留期间完成的《看不见的面孔》系列玻璃作品。

每件作品都呈现出面孔的造型,并由⼀个较⼤的⾯孔包裹着⼀个较⼩的,形成一种内外嵌套的结构。内里的面孔表面是光亮的银质镜面,外层则是通透的,于是内、外之间会出现复杂的相互映射关系,随着光线和⾓度变换,形成一种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好像外星来客,亦或传说中能⼒⾮凡的神祇。当观者置身于连续变形如迷宫的空间里、反复的迷失与寻觅后,难得身心俱静的一瞬间面对这些玻璃面孔,感受的更多是无常造化之力还是看到更多面的自己呢?

 

拉开透着红光的帷幔,艺术家的“化身”系列以《天行健-四季奔跑》的主题现身,它们也是同系列作品中体量与复杂程度之最。从经典文本、英雄神话,到如今天地雷动的四时变幻、直奔向前的神勇,邬建安在这个标志性的系列中,始终着力以对视觉⽅式的⾰新为动⼒,在保留作品奇异的视觉锐度和吸引⼒的同时,坚定对独特世界观的诉说和建构,和“局部与群体关系”不懈的探索。尽管作品的创作过程如制作一台精密的仪器:数以千计的小的形象单元由艺术家逐一设计颜色,经过镂刻、染色、浸蜂蜡、棉线缝缀等精细而强调控制的步骤,画面鲜活⽣动的整体又不见这种强烈的理性,而浮现出某种掌控与失控之间的微妙平衡——画面的整体若隐若现,似乎不尽是预先设定,⽽是每一个个体⾃在⽣长⽽成,富于生机的形与色的能量涌动。

 

 

 

真实

永远存在于

显现与隐匿的

间隙之中

 

 

 

如石晨叶博士所说,邬建安的作品巧妙地展现了德里达哲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真实永远存在于显现与隐匿的间隙之中。这似乎与《蓝虎》的隐喻不谋而合。于是,“间隙”也是本次展览的又一个关键词。

 

透过墙壁间的间隙,观者可以窥见由紫色墙壁、蓝色地面组成的一处密室,密室中悬吊着一副光灿灿的银色“骨架”,这是作品《色》驻场的第四个空间。仿佛突然上映的一幕默剧,又好像《桃花源记》中的通向超时空世界的入口,窥探全貌的欲望难以满足,面前似真似幻的对象不易描述,一些莫名的回忆和离奇的联想褪去人脑中一层层智识上的束缚,为作品附上一层层似是而非的意义,于是,“神话”在这一瞬间诞生。

 

穿过低矮的洞门,展览的最后一个空间满布镜面,小心移步其间,走过一个转角,会与一个个怪物造型的仿真标本作品迎面遇上,好像《山海经》中记述的动物征兆,它们因为身体的异常而承载了窥见未来的神秘信息。此刻,作品在同一空间的交响与联动,也可能对似乎写定的未来构成颠覆的威胁,或者在未来身上撕扯出一条分叉的路径。

 

 

 

 

游向

穿越真实和想象

中心与边缘的

“第三空间”

 

 

 

无论是进门通道处的石膏雕塑列阵、迷宫的曲径通幽,还是隐隐透光的帷幔与缝隙、低矮的洞门,在有限的范围里,展览空间的形态、尺度和光线,配合作品的介质、形式与主题,形成了尽可能强烈而丰富的节奏变幻,并希望藉此调动观者的身体,与空间和作品形成更多向的互动。这种互动或许并不是完全舒适的,行走空间的积压和不停变换的观看方式让“身体”更多地加入到“观看”的行为中来,或者说,让“身体”及其带来的空间中的体验被强化感知。

 

爱德华·W.索亚(Edward W. Soja)等学者曾经从博尔赫斯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中提炼出“第三空间”的概念,那是一种超越真实与想象的二元对立,时间与空间、历史和未来交融的“复杂关联域”。整个展览以叙事、空间、光影、色与形、介质与物质、实与空等元素组合呈现,并特别邀请观者以调度身体参与其中。如果“第三空间”代表着某种超越对立、打破边界的开放精神,那么它所指向的可能是单凭理性难以到达之处,而要更多鼓励“身”与“心”携手体悟“真实”与“想象”,探索解构和重构二元对立关系的可能。

 

在能见与所见的不断转化中,体悟“身”与“心”的无尽藏,在光影明灭中,靠直觉去领略万物归一、圆生万相的奥义,与万物共振,与时代共生……艺术家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视觉愉悦,成为一种可以体验的哲学,邀请观者进入一场关于存在与认知的深度对话。

 

展览于12月21日下午4时开幕,并将持续到2025年2月28日。

 

 

 

特别致谢:

贝伦戈工作室(Berengo Studio)

Kvadrat

 

 

 

房间尽头的一件布满手指印痕的石灰石雕塑作品,不免让人想象某种“超级人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力量,可以像在湿润的沙子上作画那样,在石头上留下丝滑的指痕?又或者存在一个时刻,坚硬的石头也可以被改造,就像威尼斯的玻璃大师用火把玻璃驯服成柔软可塑的液体?作为邬建安在创作中钟爱的母题,艺术家相信,“神话”可以是描述消逝的上古文明的“纪实文学”,可以是人们“于显现与隐匿的间隙之中”构建的主观真相,也可以是指引人们走向某种理想化的未来的集体无意识。也许在邬建安的艺术时空中,时间可能被折叠或者是不存在的吧;而当在旅行中每每遇见难以解释却依然风靡的“世界奇迹”,我们确信,自己其实一直身处“神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