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锋新艺术空间荣幸地推出由艺术史学者于渺策划的倪军个展“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倪军长达四十年的绘画生涯是一个无法被简单归类的当代艺术个案。通过呈现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展览试图将倪军丰富的艺术实践放置到多重艺术史的框架中比照思考,在重新认识其创作语境和价值的同时,也质疑、反思本土与全球多元阐释框架的交叠和错位。“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既是系列问题的提出,也是研究的开始。
-----------------------------------------------
生于1963年的倪军于1979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是“文革”后第一批入校的学员。毕业后,倪军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系学习,师从袁运甫先生。多年的学院训练给倪军打下了坚实的写实绘画的基础。1989年,倪军以一副抽象作品参加了“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之后,他远赴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学习,师从Leon Golub等美国重要艺术家。90年代初期,纽约聚集了陈丹青、艾未未、徐冰、马可鲁和陈逸飞等众多中国艺术精英,倪军是这一艺术生态中最活跃的一员。他在纽约为中国艺术家策划了多个展览,还创办了《中国艺术家国际促进组织导报》,并拍摄了多部以艺术家为主体的影像作品。之后,倪军在全球各地游走,遍览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同时也强烈地体察到中西方艺术评判体系之间种种的不兼容和不对等关系。2001年回国后,倪军转向研究董希文、吴作人、朱屹瞻、汤小铭、袁运甫等中国现代美术家的创作,并且持续从马奈、柯罗、库尔贝等19世纪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绘画中汲取营养,同时也努力内化宋代绘画的精髓。
艺术史学者于渺这样评价道,“倪军以其复杂的艺术生涯勾连起中国现当代美术史和全球美术史之间的种种矛盾。倪军的个人轨迹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程相平行,却错过了其中最重要的历史转折;倪军是多位重要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密友,却几乎没有参加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展;倪军向美国最前沿的画家学习,以此摆脱中国学院教育的落后,之后却又自觉地重返中国现代美术的历史深处;倪军遍览西方当代艺术,却依然执迷于绘画这一‘过时’的媒介,并有意识地与当代艺术的潮流保持刻意的距离。种种貌似逆流而行、错位环生的自持状态使倪军成为一个棘手却极具历史价值的个案。倪军成长于一个充满断裂的20世纪的尾声。带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写实主义绘画是学院教育赋予给他的基因,也是中国20世纪美术进程在他身上凝结的历史遗产。作为冷战瓦解后第一批进入全球流动的中国艺术家,倪军没有急于抛弃这一不被西方艺术价值体系接纳的遗产,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深度自觉的错位。沿着这一错位的线索,倪军有意识地承接并转化中国近现代绘画独特的品质,并内化19世纪法国写实绘画和宋画的精髓。倪军丰厚的创作在本土和全球多重现代性的纠缠之处展开,其复杂性敦促我们通过他的个案去反思仅仅将欧美艺术史作为评判全球当代艺术的单一参照。从这种意义上,倪军的‘棘手’是一种珍贵并有待被正视的价值。”
展览将于5月16日开幕,持续到6月26日。
-----------------------------------------------
倪军,1963年生于天津,1991年获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大学梅森·格罗斯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并定居纽约。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倪军是“文革”后首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生,在师从袁运甫先生研习壁画专业之后留学新泽西罗格斯大学梅森·格罗斯艺术研究院,师从美国绘画大师利昂·高乐布。1993 在纽约SoHo参与成立OIPCA中国艺术家国际促进组织,曾长期活跃于纽约艺术界,多次举办个展,先后任教于美国罗格斯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与国内重要艺术院校。2001年回到北京专事创作之余,多任教于北京和天津的艺术院校并曾以艺术家身份主持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二百余期。作品被收藏于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广东美术馆、北京元典美术馆、深圳坪山美术馆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等,私人收藏遍布世界各地。
-----------------------------------------------
策展人:于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