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康海涛画出一批抽象性作品时,熟悉了他“夜景”的人,都会诧异:何以从那般“具象”变成这样?产生类似疑问,并不奇怪。因为太多人对绘画的阅读,只是从图像入手,习惯“形象”所带来的想象。一旦画面形象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便会因为惯性而不适应,正如面对康海涛的两个“系列”。显然,康海涛意识到了这种状况的出现。于是,他给出一个浅显易懂的答案:这类看似抽象的作品,是他创作“夜景”之余,信手涂抹,表达个人对绘画某种轻松状态的理解。
情况果真如此?这类抽象性作品与“夜景”毫无关联,仅是画家的闲余信笔?答案,并非如此简单。当然,有人也会质疑这一结论——画家自己都这么表述了,为什么还要把问题复杂化?毫无疑问,“质疑”合理。但问题在于,画家的表述也并非完全“真实”。一方面,因为画家直观思考的东西,有时很难用语言说清楚;另一方面,画家完成画面的过程,常常不是依靠显性逻辑,而是在隐性化的潜意识中进行。故而,面对画家的作品,画家的自我解释固然重要,却绝非标准答案。当然,如此判断并非为了否定什么,而是一种揭示——让我们摆脱某种固定的“描述”,以细腻的方式重新面对画面,从而发现别样的视觉经验。其实,这一过程中,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过程。或许,这也是艺术最大的价值所在。
那么,面对康海涛看似无关的两个系列,我们该如何展开全新的视觉旅行?起点,当然还是画面。首先,让我们注意这批抽象性作品。就视觉表现的结果而言,它符合我们惯常认知的抽象画概念。但稍微仔细些,我们就会发现:它似乎并非简单的形式主义抽象。因为,作品没有设定某种抽象目标,而是一种绘画行为“前后叠压”的“修正”过程。诸如,这批作品多会保留“炭笔构思”的痕迹,但这种构思往往又与“视觉结果”毫无关联。也即,康海涛在创作这批作品时,最初的构图,通常会因为绘画行为的继续而发生转变。当然,“绘画过程”对“原初设想”的修改,并不新鲜。但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不会保留那些“过程性”痕迹——将与“最终结果”不符的视觉痕迹消除,抑或遮蔽,从而确保我们的“完整性”阅读。然而,康海涛显然不是这样。他有意破坏了我们的阅读预期,将整个修改痕迹保留——哪怕与最终显现的结果完全无关。于是,在不断调整、不断改变的绘画行为的记录中,康海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视觉结构,并在一次次的视觉修正中,显现出绘画行为自身的价值,而非服务于某个预设目标的工具性。
对于“绘画行为”的自足体验,而非表达的工具,或许正是康海涛试图向我们传达的基本信息。沿着这一方向,所谓抽象作品,更像是画家迷恋“绘画行为”的自我记录。它不一定要有什么特定的图像目标,仅是为了释放“被工具化”了的“绘画”本身。并因为“释放”,重新享受绘画最为原初的体验,抑或说快乐。就此而言,这批抽象性作品,是一贯迷恋绘画自身体验的康海涛,为我们带来的开放性视觉尝试。那么,这种开放性尝试与他的“夜景”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回答这个问题,还要回到康海涛画“夜色”,与通常的“夜景”到底有着怎样的差异。就视觉表现结果而言,他的“夜色”,将普通人习以为常的视觉经验,转化为陌生的视觉范式,在不确定感的体验中营造出一种冷静、厚重而舒远的精神影像。但从“夜景”到具有精神影像的“夜色”,他又是如何完成的呢?回到画面,我们会发现康海涛描绘的“夜色”,之所以有别于普通“夜景”,在于他提供了带有散漫层光影的夜。这是一种特具特征的观看方式。依靠日常逻辑,夜的“图像生成”往往依靠某一聚焦光源,并因为对比而出现光的集中区。但这种图像逻辑,与我们肉眼观看的夜是不同的。在真实的观看中,光并非那么聚焦,而是相对柔和的散光。应该说,康海涛抓住并放大了这一点,从而为我们提供出别样的“夜色”。然而,问题在于,画家是如何放大这种观看视角的呢?
当这个问题被提出后,康海涛两类作品的关联性就开始清晰起来。原因很简单,表达“夜色”中弥漫的散漫光层,依靠的也恰是抽象性作品中“绘画行为”的相互修正、叠压。其实,夜色在康海涛手下,之所以显现出独特的视觉气质,正是源于他独特的丙烯积色的绘画语言。就表面看,这种语言是服务于画面形象,如树木、墙体之类的景观。但其细节的叠压过程,却并非“再现”性的,而是绘画语言的自身节奏。正如他描绘的树木局部,我们很难看到具体的形象表征,更多的只是一种层层积染的用色过程。这种感觉,与他抽象性作品中绘画语言的相互修订,如出一辙,都是康海涛对“绘画行为”自身体验的过程,并试图将这一过程以可感的方式显现。就此而言,康海涛的作品虽然呈现出两种看似相悖的倾向,但却恰恰显现了他对于“绘画行为”迷恋式体验过程,并因此而与同辈画家有所差异。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正是这种“绘画行为”在作品细节中的释放,才使得康海涛在同辈画家中显现出一种特殊感觉——他将绘画性发挥到极致,使绘画语言自身具备了某种精神体验,乃至于形而上的观念诉求。也即,与很多依靠图像说话的作品不同,康海涛是靠绘画语言自身来说话,是一种对“绘画行为”自身表意能力的释放。而这,在今天流行化的图像浪潮中,显得尤为难得,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研究。
201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