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
【传统民间剪纸】
1)习惯,或我们称为习俗的一种惯性力量指导下进行,(多代人相承的习惯就是习俗。)这种惯性的力量在人群中培养起一种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判断妇女素质优劣的指标,“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
2)需要。传统民间的剪纸是农村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与我们描述成文化生活的读书,看报,看电影有本质的区别。剪纸是作为一项活动的整体存在的,但作品很容易被观者搭建出与美术沟通的桥梁,并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起装饰作用的某种东西。
【我的剪纸】
1)艺术创作。我生活在当代,生长在城市里,我被教会了艺术是什么,对工作方法与成果都有明确的想象,不是惯性的力量,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这种选择是把价值判断建立在现代都市人的审美取向的基础之上的。
2)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情感渲泻的需要,自由表达的需要,完成作品的需要。我的目标是最终完成感动精神,愉悦审美的作品,也可能展示给别人看,活动过程本身不完全是纯粹目的。
观察目的
【传统民间剪纸】
1)巫术。传统的民间剪纸活动主要由妇女进行,有很重的巫术色彩,通过剪纸,把许多实证主义的理性思考认为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相信这种联系会起到实际的作用。许多超验的东西被吸纳进了感官感受的真实世界。剪纸总被希望达到一些超验的目的,引发某些神秘的事情。比如:求雨娃娃剪纸,送病娃娃剪纸,抓髻娃娃剪纸,喜花剪纸等。
2)心理暗示。这是对巫术功能的一种当代解释,几乎所有的传统民间剪纸都有这种功能,暗示给人们一种对向往的生存状态延伸的精神空间。
3)人群组织与文化沟通、传承的媒介。人群由精神活动的外在形式文化活动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传统民间剪纸使妇女们能够因为包括研习技艺在内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相互沟通,当技艺由长辈传给晚辈时,文化传承也随之发生。
【我的剪纸】
1)心理暗示。当代艺术普遍具有一定程度的巫术色彩,在我的创作中,心理暗示的色彩是非常明显的,大量使用超现实的组合,以试图在精神更加难以描述的层面上作到表达的可能,并且我相信作品所做出的暗示在实际影响着我的生活,一种自我的修定。
2)试验。我把剪纸当作了承载前卫精神的具体形式,试图把许多试验艺术的观念引入到剪纸的表现中去,使这种古老的,传统的视觉样式能够转变为当代的艺术图像资源。
3)表现。最直接的观念是表现,情感的表现,精神的表现,技术的表现。希望与观者发生精神的沟通,这种沟通是表现的目的,有时我甚至希望它是一种教化,一份宣言。
主题样式
【传统民间剪纸】
传统的民间剪纸的主题主要有两个:趋利与避害。
传统民间剪纸的样式主要是传承的,它总要提供出一些视觉能够识别的局部特征或符号,并通过这些东西实现与人们记忆中传承样式间的联系。比如说:抓娃娃的发式与整个人四肢张开的姿式,大量出现的象征男女性别差异的符号等。也就是说,传统民间剪纸的叙事结构是始终不变的。但传统民间剪纸会因创作者的不同而显现出 “风格”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不同作者会因自己的审美取向而在原叙事的基础上对造型进行改造。
【我的剪纸】
我的创作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梦的表现与对神话的想象。
样式是多样的,除了对称,没有什么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大多来源于我对绘画,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传统民间剪纸的样式也对我起了相当大的启发作用,在样式上我把它们当作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范本来解读,在并入绘画视觉资源之后成为了被我借鉴与利用的对象。
尺寸与规格
【传统民间剪纸】
传统民间剪纸的尺寸一般都不大,这与它的功能密切相关。行巫术活动剪纸的尺寸要适于在做活动时使用,门神剪纸或团花剪纸等因为农村居住空间的尺度限制而不可能出现很大的尺寸。再有一类为刺绣做准备的剪纸,则更受制于服饰的尺寸。
【我的剪纸】
这次创作的所有作品尺寸都在四尺左右,这是一个相对于传统民间剪纸来说比较大的尺寸,我没有一个行动空间或居住空间限制作品尺寸的概念,之所以把它们做得比
较大是出于一种对观者视觉刺激的考虑,只有大尺寸的作品才能更多地吸引观众的目光。再有,大尺寸的作品能够相对容易地承载更多细节,表达更复杂的含义。
颜色
【传统民间剪纸】
传统民间剪纸多用大红纸剪成,也有用白纸,黄纸,或者是各种颜色纸拼贴的。红色在中国民间是一种吉祥的颜色,让人联想到许多喜庆的东西,红色本身就是一种集体美好观念的象征。
【我的剪纸】
所有的作品都是单一的白色,并没有民间的白色丧葬的考虑,之所以选择白色,完全是希望做到一种视觉的冷静,让一切冲突在图形的碰撞中产生,白色提供一个思考的背景。同时,选择白色也能达到最朴素,最强烈的视觉效果。至于人们基于白色而联想起了什么阴沉灰暗的东西那不是我考虑的事情。
造型方法
【传统民间剪纸】
传统的民间剪纸的造型能力主要通过传承训练获得,如果我们一定认为民间在造型的话,那么造型课就是通过临摹与剪熏样来上的。通过这种训练,民间剪纸者会熟练掌握许多种花样,(这在她以后的实践中还会不断丰富与完善。)种种花样都有它们特定的象征含义,不同的组合会出现各种有表现力的叙事。剪纸个体在自己不断的探索中会发展她学到手的造型,但造型基础打下的烙印是无法抹去的。
【我的剪纸】
我接受的造型基础训练是西方的分析式的素描,任何描绘对象都被切成许多局部再重新组合到一起。因此,局部与整体的完整性对我来说是同等重要的。造型上我尽量做到直白,几乎毫不含蓄。民间剪纸的语言是非常含蓄的,许多我们受过西方训练的人认为重要的局部或结构都被它省去,而仅以一两点特征鲜明的符号来在联想里唤醒我们对图像的识别。
叙事结构
【传统民间剪纸】
传统民间剪纸的叙事结构是平面化的,它的各个承载象征含义的局部并列拼贴在一起,叙事按照传承的故事文本来进行。有这样一种基本的范式:在主体叙事上平贴上许多附属叙事以使整件剪纸有更丰富的含义或表义更为准确,各个叙事局部间是绝对不会发生冲突的,不发生关联的情况也是不会发生的。
【我的剪纸】
在后半部分的作品中,我引进了立体的叙事结构,也就是说,在画面上通过阅读时间来造成分层。每层的结构是自成体系的,但都无力独自完成整体的叙事,层与层之间往往是有冲突的,甚至叙述的逻辑都是不同的。这种冲突被夸张得越强烈越好,这样会使人们在读图时陷入一个陌生的空间,向深度延展的阶梯有时是上下颠倒的,只要人们进入这个视觉思维的空间,他就无法全身而退,必须经过一个自我独立思考的过程,理出逻辑后才能重新找到阶梯的方向。
空间
【传统民间剪纸】
想象的,描述性的。
传统民间剪纸不考虑透视,也不考虑实际的视觉可能性,它所展现的空间是概念的,是想象中的,是通过描述过程在大脑中出现的空间,而非一个仿真的视觉空间。
【我的剪纸】
想象的,概念中的立体化。
在可能的情况下,我对一些局部进行了立体的加工,有些镂空的部分事实上起着表现阴影的作用,但同时又使它们尽量成为一个意义独立的负形。在有些前后交替的部分,我使用了一种负形错位的方法来逗引人们相信那里存在着正常视觉无法穿透的深度。
对称
【传统民间剪纸】
对偶,对称在传统民间剪纸中传达着吉祥、美满的信息,这种观念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人对阴阳、天地、生死、男女等种种的对偶概念中去。
【我的剪纸】
对我来说,对称的形式体现着撕裂与复制的概念。首先,由于剪纸的对折,我只要做半个人形,打开后就会得到完整的一个。但当我在一开始就做了一个完整的人形时,打开的它就变成了两个,它有可能是一副被纵劈开的躯干;它也可能是原形与被原样复制的复本。
镂空
【传统民间剪纸】
传统的民间剪纸镂空的手段使其剪纸图形呈现出一种朴拙与天然的形态,它通过镂空来显现各个局部图形,造型是通过在整体中减去一些图形而获得的。
【我的剪纸】
基本是对于线的思考,不交叉的线自然而然聚拢,形成一个个镂空的区域。每个单元都力求做到完整,联接通常为了使作品保持完整。
与民间之间
邬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