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FOGallery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艺术家
  • 展览
  • 最新动态
  • 艺博会
  •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EN
  • 简体

本杰明·阿普尔: 地下室花圃

Past exhibition
2017年8月3日 - 9月17日
  • 概览
  • 作品图
  • 展览现场
本杰明·阿普尔:地下室花圃 展览现场
本杰明·阿普尔:地下室花圃 展览现场
浏览作品

《地下室花圃》是德国艺术家本杰明·阿普尔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展览以“矩形”这一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自然界中无迹可寻的几何形状为灵感,展示阿普尔于2016和2017年在北京两次驻留期间创作的油画、装置及影像文字作品。

 

阿普尔出生在德国奥格斯堡,孩提时代便随家人移居厄瓜多尔,并在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等地生活过。十五年后,他因求学回到德国。阿普尔的作品体现了跨文化主义的概念——从周遭的生活环境与多样文化中吸取图像经验和观念。他当前的创作实践关注自然、空间、负空间、物质性、都市化,以及平常但不平凡的日常事物之美。展览展示了画廊空间的墙体、空间和视线,甚至建筑本身的纵横,是如何与日常材料、物体和画布交织成统一整体,本质上画廊空间是一件有着完整概念的作品。

 

展厅中两件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的装置分别题为《地下室花圃》和《阁楼中的花圃》,日常材料和几何结构使空间透露出平静、朴素、不安,却也蕴含着能量和些许诗意;油画作品则以阿普尔从2015年便开始创作的《将桌子置于角落》系列为延伸,画面上堆叠着过百层矩形色块,色彩鲜明有力;而分布于两层展厅的文字,则是对影像《花圃中的鱼》中动物们单调却知足的内心世界的想象。

 

在构成主义、极简主义的形态和当代之间游离,本杰明·阿普尔用“地下室花圃”创造了一个脆弱且感性的空间。盛放着新鲜铸造出的水泥、石膏和金属框架,以及十几幅几何抽象油画和影像文字作品,阿普尔平衡着有关观念、场地和材料的抽象意味。

  • Interview 访谈 | A to B and Back Again 由A到B周而复始 | Adrian George 艾德里安·乔治
  • Essay 文章 | The Origin of the Space from the Rectangle 矩形空间的原点 | Stefanie Patruno 史蒂芬妮·帕特鲁诺
下载新闻稿

相關藝術家

  • 本杰明・阿普尔

    本杰明・阿普尔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返回到展览
版权 2025 PIFOGallery
Manage cookies
网站支持 Artlogic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新浪微博, opens in a new tab.
Artsy, opens in a new tab.
订阅偏锋邮件
联系我们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